做一個混蛋其實很容易,什麼事情都可以放在一邊不管,眼不見,心不煩。然後再找十個八個理由,在頭腦里安慰自己:事情只能這樣了,我已經儘力了。逃避了一輩子,結果還不是要回來面對!
這是東的父親的自述。東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混蛋。作為一個貨櫃車司機常年往返香港跟內地之間。將年幼的東留在家裡照顧有抑鬱症的母親。而母親一門心思放在美國生活的兒子俊身上。俊在美國讀書以後在那邊安家。母親思念成疾,成了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把所有的怨念,痛苦,負相情緒,毫無保留一股腦的撒向東,動不動就將他跟優秀的小兒子俊作比較。由於母親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再加上母親有意無意的奚落打擊跟忽視,東承受了普通人難以承受的痛苦跟壓力!
一次東將渾身大小便的母親帶到浴室裡面,母親奮力掙扎,在爭執當中失手溺死了母親。醫生判定東為雙向情感障礙,在精神病院度過了兩年。雙向情感障礙,躁鬱症,專業名詞是雙向障礙(Bipolardisorder),癥狀是抑鬱和狂躁交替發作,在憤怒和急躁,悲觀和厭世兩種極端情緒之間搖擺,一旦發作起來,情緒完全不受自己控制,衝動和危險接踵而至。是抑鬱症跟狂躁症並發的綜合症,所以他也有單相抑鬱症的特徵。
意識療法裡面提雙向情感障礙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狂躁起來想殺人,抑鬱起來想自殺,東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在香港把這一類疾病稱之為思覺失調。也就是大家所謂的陽性精神分裂症,我們所稱的瘋子神經病。而實際上雙向情感障礙並不存在認知障礙。只是情緒波動過大,他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已,電影實際上也揭示了,這種心理問題的成因。
意識療法提到雙向情感障礙跟原生家庭關係密切,當愛不被滿足,行為不被肯定,需求不被重視。就會造成孩子一生的不安全感,匱乏感,無價值感以及自卑感。這會伴隨他的終生,形成心理上的黑洞。
東跟他父親聊天的時候說起來一段往事,在小學六年級那一年,家人帶著兄弟兩人去郊遊。父母一個勁的誇小兒子俊兒,將他獨自一人留在公園。這成了東一生揮之不去的夢魘,他總是想要在父母面前證明自己,所以變得格外的孝順,格外有責任心。卻換不來父母的歡心,歲月荏苒父子感情日漸淡漠!
即便從精神病醫院出來以後。父親將他接回到自己狹小的出租屋的,父親一念無明。害怕這個神經病兒子對自己不測,在枕頭下放了一把鐵鎚。這一切東都默默看在眼裡。加之父親那種雞湯式,講大道理式的教育,對於對於東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父親責怪東太過消沉,東怨恨父親早年的不辭而別,沒有責任心。這種磕磕碰碰的情緒對抗,在不到7平米的劏房裡面輪番上演。也反映了香港大部分升斗小民生活現狀的無奈。
在情緒高漲的時候,東時常能想到非常好的idea。跟鄰居的小孩,在天台上種植蔬菜。甚至想到了要成立一家公司,然後上市,雙向情感障礙,有時被稱之為天才病,他們的思維跟想法,有時候非常的奔逸,天馬行空,奇思妙想層出不窮。像我們熟知的梵高,他就是一個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他們強烈的情感沒有正確的表達方式,只能像火山一樣積壓在心底,直到徹底爆發的那一天。
東試圖努力融入社會,實際上也是雙向人格障礙自我救贖的途徑,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論提到了當一個人能夠在下階段的人格發展中順利度過的話,就能夠彌補上一個階段的傷害,意識療法認為,當你在原生家庭不被認可,不被承認,不被接納,但如果能在社會上能夠得到這一切。你就可以獲得療愈。
東準備跟他的女朋友參加教堂裡面的禱告的時候,臨出發從收音機裡面聽到了有一則消息:香港的股票交易員因破產從天台跳樓自殺。本來情緒高漲的東一下子像是直接跌到了谷底。在教堂的禱告會上,女朋友喋喋不休的訴說以往的不易,訴說東如何在股票交易中損失幾百萬,此刻的東徹底爆發了!
他衝出教堂走到樓下的超市裡面。在超市裡面一口接一口,含著眼淚吞咽著黑巧克力。因為黑巧克力裡面的咖啡因可以促使血清素的提升。(神經遞質假說裡面認為,血清素過低就會導致抑鬱)這樣可以對抗抑鬱,周邊的人看到東怪的舉動紛紛指指點點:這不是之前上過電視,那個殺了母親的神經病嗎?為什麼不送到精神病院啊?這樣會不會殺人啊?
香港的生存壓力本來就很大,大家都擠在逼仄的空間裡面。生怕危及到自己的安全,紛紛落井下石,住在同一棟樓里的街坊鄰居,人人自危。給出了東的父親兩個選擇方案:要麼將兒子送到精神病院,要麼就搬走。
一旦涉及自身的安慰。人不會總是有同情心的,站在自身的立場,他們看問題的心理動機就是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魯迅先生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這樣的感悟。「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但這次那個一貫逃避的父親,那個自詡為混蛋的父親,選擇站在兒子一邊面對眾人的壓力,在短暫的父子相處的過程當中。他知道兒子並不是他們口中所說的神經病。他也明白了實際上也不必要將鎚子放在枕頭底下。他也逐漸懂得了兒子內心的痛苦。這次他不再選擇逃避,他選擇面對。面對自己,面對命運,面對兒子。算是對自己一次救贖。
曾志偉類似的電影並不陌生,在這之前他的另一部類似作品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福伯》記得是在大學宿舍裡面跟舍友看完的。整整一個禮拜,心情鬱郁不暢。感覺真的像是他的本色演出。
一念無明,是佛教用語。當念頭遮蔽了心智,就處在意識療法提到的無意識狀態。情志病治療是個長期鬥爭,治療心理創傷不單需要合適的生理藥物治療,社會資源支持以及需要大眾撕掉刻板的標籤,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真正的重要的東西,有些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所以要善護心念,在起心動念那一剎那,用意識護住你的念頭。才能看到真實。
只有看到了你才不會去害怕,才不會去排斥,才不會去抗拒。雙向情感障礙因為情緒的波動過大。往往會給人帶來誤解,帶來偏見,帶來恐慌,而實際上,他跟你我一樣都是正常人。因為活不出自我而感到無比的焦慮跟抑鬱,積鬱的情緒無法得到宣洩,我們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心理體驗,誰又能夠在這娑婆世界裡稱心如意呢!只是我們學會了如何去安慰自己。
同樣的想要告訴那些身處躁鬱狀態下的人們,你並不比其他人差,甚至比平常人還要聰明,就像聖經裡面說的那樣,聰明增加一份痛苦就增加十分,正因為你的聰明,你才越發感受現實世界的殘酷。覺得現實世界根本沒有你靈魂的棲身之所。
所以首先你要變得覺知,就像意識療法裡面提到的和其光同其塵,因為光線跟塵土歷來就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上,透過光線你始終可以見到塵土飄浮期間。想分也分不開。那你開始像接納光線中的塵土一樣,去接納這個世界跟與之相處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心理上的痛苦會得到極大地緩解,你會發現生活不止有痛苦!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一念無明:一個毫無責任心的父親是如何把孩子逼成神經病的?
做一個混蛋其實很容易,什麼事情都可以放在一邊不管,眼不見,心不煩。然後再找十個八個理由,在頭腦里安慰自己:事情只能這樣了,我已經儘力了。逃避了一輩子,結果還不是要回來面對!
這是東的父親的自述。東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混蛋。作為一個貨櫃車司機常年往返香港跟內地之間。將年幼的東留在家裡照顧有抑鬱症的母親。而母親一門心思放在美國生活的兒子俊身上。俊在美國讀書以後在那邊安家。母親思念成疾,成了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把所有的怨念,痛苦,負相情緒,毫無保留一股腦的撒向東,動不動就將他跟優秀的小兒子俊作比較。由於母親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再加上母親有意無意的奚落打擊跟忽視,東承受了普通人難以承受的痛苦跟壓力!
一次東將渾身大小便的母親帶到浴室裡面,母親奮力掙扎,在爭執當中失手溺死了母親。醫生判定東為雙向情感障礙,在精神病院度過了兩年。雙向情感障礙,躁鬱症,專業名詞是雙向障礙(Bipolardisorder),癥狀是抑鬱和狂躁交替發作,在憤怒和急躁,悲觀和厭世兩種極端情緒之間搖擺,一旦發作起來,情緒完全不受自己控制,衝動和危險接踵而至。是抑鬱症跟狂躁症並發的綜合症,所以他也有單相抑鬱症的特徵。
意識療法裡面提雙向情感障礙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狂躁起來想殺人,抑鬱起來想自殺,東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在香港把這一類疾病稱之為思覺失調。也就是大家所謂的陽性精神分裂症,我們所稱的瘋子神經病。而實際上雙向情感障礙並不存在認知障礙。只是情緒波動過大,他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已,電影實際上也揭示了,這種心理問題的成因。
意識療法提到雙向情感障礙跟原生家庭關係密切,當愛不被滿足,行為不被肯定,需求不被重視。就會造成孩子一生的不安全感,匱乏感,無價值感以及自卑感。這會伴隨他的終生,形成心理上的黑洞。
東跟他父親聊天的時候說起來一段往事,在小學六年級那一年,家人帶著兄弟兩人去郊遊。父母一個勁的誇小兒子俊兒,將他獨自一人留在公園。這成了東一生揮之不去的夢魘,他總是想要在父母面前證明自己,所以變得格外的孝順,格外有責任心。卻換不來父母的歡心,歲月荏苒父子感情日漸淡漠!
即便從精神病醫院出來以後。父親將他接回到自己狹小的出租屋的,父親一念無明。害怕這個神經病兒子對自己不測,在枕頭下放了一把鐵鎚。這一切東都默默看在眼裡。加之父親那種雞湯式,講大道理式的教育,對於對於東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父親責怪東太過消沉,東怨恨父親早年的不辭而別,沒有責任心。這種磕磕碰碰的情緒對抗,在不到7平米的劏房裡面輪番上演。也反映了香港大部分升斗小民生活現狀的無奈。
在情緒高漲的時候,東時常能想到非常好的idea。跟鄰居的小孩,在天台上種植蔬菜。甚至想到了要成立一家公司,然後上市,雙向情感障礙,有時被稱之為天才病,他們的思維跟想法,有時候非常的奔逸,天馬行空,奇思妙想層出不窮。像我們熟知的梵高,他就是一個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他們強烈的情感沒有正確的表達方式,只能像火山一樣積壓在心底,直到徹底爆發的那一天。
東試圖努力融入社會,實際上也是雙向人格障礙自我救贖的途徑,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論提到了當一個人能夠在下階段的人格發展中順利度過的話,就能夠彌補上一個階段的傷害,意識療法認為,當你在原生家庭不被認可,不被承認,不被接納,但如果能在社會上能夠得到這一切。你就可以獲得療愈。
東準備跟他的女朋友參加教堂裡面的禱告的時候,臨出發從收音機裡面聽到了有一則消息:香港的股票交易員因破產從天台跳樓自殺。本來情緒高漲的東一下子像是直接跌到了谷底。在教堂的禱告會上,女朋友喋喋不休的訴說以往的不易,訴說東如何在股票交易中損失幾百萬,此刻的東徹底爆發了!
他衝出教堂走到樓下的超市裡面。在超市裡面一口接一口,含著眼淚吞咽著黑巧克力。因為黑巧克力裡面的咖啡因可以促使血清素的提升。(神經遞質假說裡面認為,血清素過低就會導致抑鬱)這樣可以對抗抑鬱,周邊的人看到東怪的舉動紛紛指指點點:這不是之前上過電視,那個殺了母親的神經病嗎?為什麼不送到精神病院啊?這樣會不會殺人啊?
香港的生存壓力本來就很大,大家都擠在逼仄的空間裡面。生怕危及到自己的安全,紛紛落井下石,住在同一棟樓里的街坊鄰居,人人自危。給出了東的父親兩個選擇方案:要麼將兒子送到精神病院,要麼就搬走。
一旦涉及自身的安慰。人不會總是有同情心的,站在自身的立場,他們看問題的心理動機就是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魯迅先生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這樣的感悟。「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但這次那個一貫逃避的父親,那個自詡為混蛋的父親,選擇站在兒子一邊面對眾人的壓力,在短暫的父子相處的過程當中。他知道兒子並不是他們口中所說的神經病。他也明白了實際上也不必要將鎚子放在枕頭底下。他也逐漸懂得了兒子內心的痛苦。這次他不再選擇逃避,他選擇面對。面對自己,面對命運,面對兒子。算是對自己一次救贖。
曾志偉類似的電影並不陌生,在這之前他的另一部類似作品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福伯》記得是在大學宿舍裡面跟舍友看完的。整整一個禮拜,心情鬱郁不暢。感覺真的像是他的本色演出。
一念無明,是佛教用語。當念頭遮蔽了心智,就處在意識療法提到的無意識狀態。情志病治療是個長期鬥爭,治療心理創傷不單需要合適的生理藥物治療,社會資源支持以及需要大眾撕掉刻板的標籤,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真正的重要的東西,有些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所以要善護心念,在起心動念那一剎那,用意識護住你的念頭。才能看到真實。
只有看到了你才不會去害怕,才不會去排斥,才不會去抗拒。雙向情感障礙因為情緒的波動過大。往往會給人帶來誤解,帶來偏見,帶來恐慌,而實際上,他跟你我一樣都是正常人。因為活不出自我而感到無比的焦慮跟抑鬱,積鬱的情緒無法得到宣洩,我們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心理體驗,誰又能夠在這娑婆世界裡稱心如意呢!只是我們學會了如何去安慰自己。
同樣的想要告訴那些身處躁鬱狀態下的人們,你並不比其他人差,甚至比平常人還要聰明,就像聖經裡面說的那樣,聰明增加一份痛苦就增加十分,正因為你的聰明,你才越發感受現實世界的殘酷。覺得現實世界根本沒有你靈魂的棲身之所。
所以首先你要變得覺知,就像意識療法裡面提到的和其光同其塵,因為光線跟塵土歷來就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上,透過光線你始終可以見到塵土飄浮期間。想分也分不開。那你開始像接納光線中的塵土一樣,去接納這個世界跟與之相處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心理上的痛苦會得到極大地緩解,你會發現生活不止有痛苦!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